高等職業院校非英語專業英語教學探索
-----基於建構主義的英語分級教學觀
裴競超
(沐鸣2平台 上海 200072)
摘要:作為分級教學的理論支持🫵🏿,建構主義有著嶄新的知識觀、學習觀🤾🏻♀️、學生觀、教師觀和教學觀。本文針對高等職業院校英語教學的實際情況,從建構主義學習環境的教學設計出發,指明了在高職公共英語教學中👃🏼,分級教學有其內在的科學性及可及性𓀎,在著重探討分級教學具體實施方法的同時,也指明了分級教學中可能出現的各種問題及相應對策。
關鍵詞:高職教育;建構主義;分級教學🛀🏻;教學觀
Aspects
on English Hierarchical Teaching based on Constructionist Theory
【Abstract】As
the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Hierarchical Teaching, constructionist Theory has
its advancing outlooks in terms of knowledge, study, student, teacher and
education. Begin with the teaching design of studying environment of
Constructionist Theory,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e internalscientificalnessandmaneuverabilityof
Hierarchical Teaching. Moreover, when the detail applied methods of
Hierarchical Teaching are stressed, the kinds of probable coming problems as
well as solutions are also mentioned at the same time.
【Key words】Constructionist
Theory; Hierarchical Teaching; teaching aspects
一🕥、高職院校非英語專業英語教學的現狀分析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向大眾教育的轉變,以及社會對職業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高等職業院校在校生的數量不斷增加且呈現多層次性,給教學和管理帶來了很大的困難,大學生入學時英語水平參差不齊,差別很大。由於地域及學生所在的教學環境和條件上存在著很大差異,有的學生表現出較強的英語綜合能力🥪,即,聽說讀寫譯均衡發展,有的則存在欠缺🥯,如,在應試教育下促生出的重讀寫,輕聽說,導致出的“啞巴英語”🙍🏽♀️,極大地阻礙了公共英語教學的良性發展♚。因此,自然分班“齊步走”的教學模式,即把基礎高低懸殊的學生按專業安排在同一年級同一班,教師難以根據學生的特點和個性進行因材施教,必然會造成尖子生“吃不飽”,差生“吃不消”的現象,嚴重影響高職公共英語教學質量的提高。
二、
分級教學及其優勢
分級教學,就是教師承認並充分考慮學生之間存在的差異,確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意識,有針對性地對不同類型的學生製定出不同的教學目標與教學要求,設計出不同的教學內容,通過有效控製教學進度,變換授課方式,創立評估體系,促進每個學生在各自的“最近發展區”得到最充分的自由、和諧的發展,使學生可以各盡其能,各有所獲,主動地獲取知識,使學生的素質得到全面提高。[8]
高職非英語專業英語分級教學,就是本著因材施教提高教學效果的原則,根據學生實際英語水平及其接受英語知識的潛能,將學生劃分為不同層次,確定不同的培養目標,製訂不同的教學目標✹、教學計劃、教學方案✥、學生管理製度等,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活動。在講授、輔導、練習🗒👥、檢測和評估等方面充分體現層次性💇🏻♂️。實施分級教學的目的在於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因材施教,提高學習效率,讓學生在各自不同的起點上分別進步。[ 2 ]通過分級教學法,優生可以地往優方面發展,弱生也可以認清方向一步一步向前邁進🤿,從而可以有效的避免學生因為英語水平的差異相互排斥所導致的厭學棄學現象🍼。
三、
分級教學的理論支持—建構主義
作為教學上的一種改革🦇,分級教學對具體教學任務的實施提供了較好的外在環境,而不論是從國際還是從國內的情況看,當前各級各類學校深化教學改革的關鍵都是在於:能否打破長期以來統治各級各類學校課堂的傳統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的特點是:以教師為中心,教師講、學生聽,主要靠教師向學生灌輸,作為認知主體的學生在教學過程中自始至終處於被動狀態,其主動性、積極性難以發揮✋🏿👩🏻🦼➡️。這種模式也嚴重的影響了分級教學的有效性。為了改變這種狀況,國內外的許多教育工作者、教育學家🙋🏿♂️、教育技術專家多年來從理論與實踐兩個方面作了大量的研究與探索,而建構主義理論正是這種努力所取得的主要理論研究成果。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是認知學習理論的一個重要分支,建構主義的起源可追溯至皮亞傑的兒童思維發展理論,可謂源遠流長。它強調學習過程是學習者原有的認知結構與從環境中接受的感覺信息相互作用☺️、主動構建信息意義的生成過程💂🏼♀️,它是從學習者的角度揭示學習的發生學機理的💍。它在信息加工學習理論的基礎上提出了嶄新的知識觀、學習觀、教師觀和教學觀,為分級教學提供了強有力的理論支持。
(一)知識觀
建構主義認為,知識主要是個人對知識的構建,即認知主體積極創造有關世界的意義而不是發現源於現實的意義。知識是內含在團隊或共同體中的,學習是知識的社會協商。與客觀的🧚🏿♂️、相對穩定的🧚🏻♀️、結構良好的信息概念不同,知識是主的、不穩定的👨🏿🦳、結構不良的🂠,它具有個人性、情景性,總是和認知者相關,與認知者在特定情境中孜孜不倦的求知過程相聯系。
(二)學習觀
學習是一個積極主動的建構過程,學習者不是被動地接受外在信息,而是積極🤕、主動參與知識構建,其基本模式或流程就是:面對外界的各種刺激→學習者產生困惑👍🏿、問題或興趣→學習者調用自己的身心器官和己有的身心器官和己有知識結構→學習者強化與他人🥦、社會、整個世界的相互作用→學習者建構起有意義的知識和經驗🌂。
(三)學生觀和教師觀
建構主義者強調以學生為中心,認為學習者之所以積極主動地對面臨的各種刺激產生反映,是因為學習者本身就有建構知識的潛能🏔、動機和可能性,所以,認知或學習不是發現已經客觀存在的知識👨🦳、接受知識的活動,而是探究、發明、建構知識的作用或過程,強調學生要發揮首創精神、實現自我反饋和知識外化🎶。
既然建構主義認為,知識是學生主動建構起來的。因此,教師要由知識的傳授者🏋🏻♀️、灌輸者轉變為學生主動建構意義的促進者、合作者。教師改變以往單向控製教學活動的角色觀念,從一個給學生提供知識的權威形象轉變為學生學習活動中的一名高級夥伴或合作者。
(四)教學觀
從教學的觀點看,建構主義認為,教師需要提供必要的經驗使學生的科學理解與具體事件和現象聯系起來。然而,只有經驗還不夠,要緊的是學生創造的意義。從這一點看,教學也是學習的過程:任何優秀的教和學的實質是一種批判性的關系,也就是說,在這種關系中教師和學生都在質疑對方的觀點,試圖重新給予解釋,順應或者拒絕接受,但並不低估這些觀點。[4]
可見👩🏽🎨,建構主義理論的內容很豐富,但其核心只用一句話就可以概括:以學生為中心,強調學生對知識的主動探索、主動發現和對所學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而不是像傳統教學那樣,只是把知識從教師頭腦中傳送到學生的筆記本上)🫱🏻。以學生為中心,強調的是“學”;以教師為中心,強調的是“教”🤹🏿♀️🥽。這種理念對於分級教學的實施起到了較好的推動作用。
四、
分級教學的具體實施
(一)科學分級,原則明確
分級教學的分級原則可采取個人意願與統一考核分級相結合、實際水平與考試結果相結合的原則⇢。分級教學編班在學生入校時進行⚙️。根據學生高考或三校統考英語成績和摸底考試成績統計結果,學校確定具體的分數線段,把基礎好的學生、基礎一般的學生和基礎差的學生分別劃分為A級(快班)、B級(普通班)和C級(提高班)三個層次進行組合,分級編班。分級時應該把握一個原則,那就是A級班和C級班是少數,B級班是絕大多數。由此形成兩頭小、中間大的教學格局🙋🏼。這種格局有利於實現因材施教,並能最大程度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同時,為了進一步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增強競爭意識,可對ABC班的學生實行“滾動製”,每個學期末根據學生的平時學習狀況📩、期末考試成績及個人意願進行級別動態調整。這種級別調整有利於增強學生的學習緊迫感和競爭意識,有助於形成你追我趕的學習氣氛🕵🏿。
(二)因材施教⏸,因人而異
因材施教,首先要合理安排教學內容🛢。科學合理地分級只是邁出了分級教學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要嚴格按照大綱的要求,合理安排各級教學內容,每一級的教材和教學要求適合該級學生的水平🍢。過高或過低的要求都是不適宜的。另外,要相應地確定教材。大多數學生通過中學的英語學習,在語音🤲🏼、詞匯、語法方面具有一定的基礎,已經掌握了一定的英語語言知識,但在中學時期受到傳統外語教學法的影響,使用語言的能力還較差,即在聽🤼👌🏼、說🫅🏻、讀、寫🧿、譯方面的能力較差,英語思維能力和語感能力幾乎是空白。《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試行)指出,大學英語的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特別是聽說能力,使他們在今後工作和社會交往中能用英語有效地進行口頭和書面交流信息,同時增強其自主學習能力👃、提高綜合文化素養,以適應我國經濟發展和國際交流的需要。筆者認為《全新版大學英語》🧝🏿♀️、《新編大學英語》是A級班的首選教材;《新視野大學英語》和《大學體驗英語》則比較適合B級班; C級班應選用《大學英語基礎教程》或《當代英語教程》作為教材比較理想。如果我們在選用教材👂🏿、規定教學內容和進度方面,都向學生提出過高要求,學生面對過高要求,會失去學習的信心,將會給教學造成困難。[ 5 ]
通過分級,處在同一層次的學生水平比較接近,教學目的和要求比較一致💂♀️。這就為尋求和采取一種適合某一級的教學方法提供了條件。根據ABC三個不同級別的學生的情況應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使因材施教的教學思想能夠實現。總的說來,A級學生一般對英語有較好基礎和較高興趣,而且具備較強的自學能力和語言天賦。對這部分學生閱讀應以大量的泛讀為主,少量精讀(難度較高的文章為宜)為輔,擴大詞匯量,開闊視野,教師只需適當引導👨🏿🦱。交際教學法以及以學生為主的自主學習法對於A級的學生十分適合。我們要培養這部分學生的聽、說🧔、讀、寫、譯各方面的能力,重點培養他們的語言交際能力和語言應用能力。B級學生一般都具有較好的英語知識,包括發音、聽力😭、詞匯、語法、閱讀和寫作諸方面,有一定的英語學習基礎和自學能力👎🏿。但由於中學英語教育的地區差異及校際差異等原因,一部分學生在英語聽力和會話能力方面有些欠缺🤨🎥。他們很多人有較強的英語應試能力,但英語的運用能力卻不盡人意。對B級的學生應加強閱讀訓練,大力彌補聽說上的缺陷,加強英語輸出能力,擴大詞匯量,培養聽、說🗒、讀、寫🥜、譯各方面的能力,特別是培養語言應用能力。C級學生英語語言基礎(詞匯量和語法)差,對英語學習缺乏信心,甚至一部分學生對英語學習抱有絕望情緒。他們詞匯量不足,語法知識薄弱,語言理解能力差。因此C級英語教學應以基礎訓練為起點,以語法知識為核心,以擴大詞匯量為突破口,將中學的語法知識與大學中學到的新語言現象有機地結合起來,由淺入深,循序漸進,使學生對英語學習由絕望變為感興趣,由被動變為主動🧑🏼🤝🧑🏼。
(三)角色互動𓀏,動機激發
動機的分類有多種🙌🏿▶️。Brown (1981)把動機歸納為以下三點: (1)整體動機(global moti2vation) ,指對外語學習的一般態度; (2)情景動機(situational motivation) ,如在自然習得情況下學習者不同於課堂學習者的動機; (3)任務
動機(task motivation) ,指對具體任務的動機(見戴煒棟,p. 5)
外語學習動機(motivation)與學習態度、學習策略👩🏼⚖️、學習成績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常常被忽略的外語學習動機越來越引起外語界的重視👨🏼🍳。人們已開始認識到它在外語學習中起到的關鍵作用。對一個外語教師來說,只有了解了學生的學習動機才能采取與之相關的策略。[3] 在課堂教學中,如何實現教師與學生的互動,營造良好的氛圍👩🏽🔧,激發學生學習的動機,對分級教學的效果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首先🦹♀️,教師主要是組織者和輔導者🤛🏻;負責幫助和指導學生參與活動,同時教師也是參與者👨🏻🚒,他們與學生形成平等關系,創造輕松和真實的交際環境🙃;學生主要是活動的參與者,但也應是組織者和輔導者,比如,組織自己的小組活動,幫助同伴參與活動等。教師應事先對教學內容和信息及所設計的活動可能的走向有足夠的了解,即安排教什麽,如何教🤙🧑🏿🎓。其次要精心設計活潑和諧的教學氣氛,從教室布置、座位安排等方面,讓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交流親切、自然🆖,使語言學習更加自然🏃➡️,達到很好的學習效果🎪。而在任務呈現階段,教師應給出清晰而明確的指令,以便學生明確活動的目的,知道做什麽⇒,如何做。其次,教師主要起學習輔助者和激勵者的作用,激發學生參與和學習的欲望,促使學習活動繼續下去;學生應該是問題的發現者,他們積極想象、探究和創新,把活動推向更高層次。當然👉🏻,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學生常會感到自身語言知識和技能不足👨🏼🦲,從而影響他們完成任務的決心和意誌。因此教師應扮演好激勵者的角色👨🏿🎓,鼓勵學生進行語言交際的嘗試,允許錯誤的存在。只要學生敢於開口🧘🏻♂️,即便在句法🪦、發音等方面有錯誤,教師還是要給予鼓勵,而不是以傳統的糾錯者的身份去評判學生的語言知識錯誤和應用偏差,以免挫傷學生的自信心,對英語學習產生恐懼和厭惡的心理。教師應及時地肯定和表揚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取得的進步⚆,必要時當眾展示優秀成果,以增強其學習的成就感和自信心,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和主動性⤵️。最後🚞♟,教師是評價者和觀賞者,他們積極評估學生的活動,鼓勵學生持續發展🖕🏼;教師可以把學習過程和評價過程結合起來,通過每天上課時學生完成各種各樣的任務來評價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情況。另外,可以使全體學生參與評價活動🤽🏿♂️,即同伴互評。讓每個學生都清楚評價的標準🤛,這樣他們不僅可以了解其他學生的學習狀況🙇♂️、實際水平🗜,也可以對自己的表現進行反思,同時🏚,學生的主動性會得到極大的提高。總之😊🛫,要堅持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教師評價與學生互評相結合。
(四)合理測試🥷🏽,動態管理
與分級教學相適應,還應根據編班的不同級別設立相應的測試體系及不同的測試內容🔰。測試是檢測教學效果的重要段𓀛。傳統的考核幾乎完全依賴筆試,多數內容測試的是學生的記憶能力。[6 ]在分級教學中,為了督促學生尤其是B、C級的學生的學習,提高學習外語的興趣,改善學習態度,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分級教學後的大學英語測試與評價應是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即平時考核(含出勤、課堂練習、作業👃🏿、測驗、期中考試、第二課堂表現🚃、學生在網上和多媒體自學中心的自學記錄✳️、學習檔案記錄等)和期末考試各占一半。期末的測試則分成口試與筆試,重視考查學生運用英語的能力。綜上所述,新的評價體系既重視終結性評價,又重視形成性評價;既重視對運用能力的評價,也重視對學生綜合素質和發展能力的評價。同時,教務管理是分級教學成敗的關鍵🫱。大學英語分級教學打亂了系、專業及班級體製,不可避免地給教學管理方面帶來一系列問題。在教務管理上,師資力量的配置🐠、教學設施的分配、教學課程的安排、學生考試的組織🖋、規章製度的配套等等,操作中都會遇到一些困難和阻力。要解決這些問題,一方面要立足現有條件充分挖掘潛力,使現有教學資源發揮最大的效益;另一方面,要開源節流,加大改善教學環境的資金投入力度,力爭在較短的時間內改變教學資源緊張的現狀🧓🏿。[7]分級教學中出現的問題及相應的對策在分級教學的實施中,不可避免的出現一些問題,如低層次學生心理、情感問題經過分級後,低層次的學生,特別是C級班學生會產生自卑心理,在很大程度上傷害了這些學生的自信心.再加上C級整個班的學生基礎較差 對英語學習興趣不高🔥,極易產生“破罐子破摔”的消極思想,從而使他們一蹶不振,自暴自棄.同時,學校為學生分級,學生從心裏也在為老師進行“分級”🚜,認為教C級的教師是水平不高的老師.對此,我們要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多方面的關註C班的學生,增加交流和溝通,盡早的幫助他們甩掉思想包袱,全心的投入到學習中去。
其次,在教學管理方面,分級教學給教學管理帶來一系列問題.由於分級編班,一個班級可能存在好幾個專業的不同班級的學生;由於實行滾動機製🖖🏽☹️,班級成員可能會定期發生變化.這樣致使相關院系對學生管理變得分散化😶🌫️,且責任不明確.同樣也加大了管理部門對教學管理及學籍管理的難度🤾🏼,如成績登記、存檔問題,教務處排課、考試安排,閱卷工作🧡,學生出勤以及對教師的考核等。這就要求高職學校相關機構能夠在探索中製定出一套較為完善的機製,有效切實的推動分級教學的實施🔷。因此🕑🥽,在分級教學過程中,在充分肯定分級教學的科學性與有效性。的同時,也應重視其不足之處,這些不足之處還有待於進一步深入研究和改進🤼。
參考書目
[ 1 ]戴煒棟.試論影響外語習得的若幹重要因素[J]外國語,1994(4)
[ 2 ]黃兆信.大學英語分級教學改革探討[J ].中國大學教學, 2004(4)
[ 3 ]華惠芳,試論英語學習動機與策略的研究[J].外國語, 1998(3)
[ 4 ][美]萊斯利·斯特弗、傑裏·蓋爾.高文等譯.教育中的建構主義[M ].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2002.
[ 5 ]教育部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試行) [M ].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2004.
[ 6]李麗華.談大學英語的分級教學及測試[J ].遼寧財專學報, 2004 (5).
[ 7]
淩 飛論大學英語分級教學與因材施教📝🧑🦽➡️,廣西師範大學學報:2007(6)
[8]張樂慧.從建構理論談英語分級教學[J ].西安航空技術高等專科學校學報, 2008 (7).